2017年9月5日星期二

(70) Wong Chi Wah:真粵語歌VS假粵語歌

真粵語歌VS假粵語歌
面書帖子:wcwah/posts/10155193258894405
2017年9月4日

這篇文字,應「老闆」要求,兩度增寫,結果從二千餘字倍增至近五千字。而「老闆」意猶未足,現在微信平台的版本,又加了不少料!

  九十年代初,筆者開始在粵語歌評論中提出「真粵語歌」和「假粵語歌」的概念。所謂「真粵語歌」,就是說其歌詞主要用粵語口頭語言寫的;而「假粵語歌」,則是說其歌詞完全是用國語書面語寫的,只是演唱的時候用粵語而已。換句話說,後者是用「的了呢嗎」,前者是用「嘅咗噃咩」。

  粵語流行曲自八十年代初開始,便開始是「的了呢嗎」的天下,由「假粵語歌」當道,難得能聽到一首會用「嘅咗噃咩」的「真粵語歌」!

  為何會被「假粵語歌」當道?相信有果必有因,但我們何妨先重溫一下,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時候,除了許冠傑和許冠英,還有不少歌手是會去灌唱「真粵語歌」的。
……談話要巧妙,為靚女火氣盡消,
無論對與錯亦陪笑,逢係佢嗜好都要曉,
為佢打衝鋒博命飆……
溫拿樂隊《耍花招》1978 詞:薛志雄

每次我,我睇見佢,我直頭chok晒支氣管,
點睇得,點睇一世,佢悶到我想搬,
棹忌啦,咁樣戀愛我蝕本,
日日對住確係愛得悶……
林子祥《確係愛得悶》1978 詞:黃霑

……油脂女油脂仔,隨你點講我隨你點睇,
啊啊!夜晚去街點會話我亂咁嚟!
張國榮《油脂熱潮》1979 詞:盧國沾

功夫仔一兩度你點夠使,好身手本領實際先夠威,
招招古怪,嚇到你壞,新招攻勢凌厲。
得把口死氹爛氹起勢呃,出死橋呃吓度吓搵晏仔……
鄭少秋《貼錯門神》1979 詞:江羽(即鄭國江)

論情義幾多開心閉翳,人同人太多虛虛偽偽,
有幸你能結知己良朋,但願終生維繫。
重情義最好乜都冇計……
關菊英《知己同心》1979 詞:鄭國江

要娶本小姐,好多責任,行共企包管困身,
任我指,乜都要肯,我一聲,你只准震,呢世內休想睇女人……
甄妮《小姐宣言》1980 詞:黃霑

其實正邪,好似日同夜,難望兩立,總有一邊要扯。
晚黑一過,天光總會好啲,可惜天光後好快入夜……
咪當你係救世者,啲新聞鮮血寫,
你當你係救世者,點解監倉滿瀉?……
關正傑《救世者》1980 詞:鄭國江

……共妳雙雙對,好得敕好得意,地冧天崩當閒事,
就算翻風雨,只需睇到你,似見陽光千萬里,
有了妳開心啲,乜都稱心滿意,鹹魚白菜也好好味……
林子祥《分分鐘需要你》1980 詞:鄭國江

仍然記得嗰一次,風裡相依,
仍然係一想起,人就嚮往神馳,
冇見你經已成年,不再心痴,
緣何在我心中,仍舊記那一次,
一早都知難共你一生相思,
但係舊事總會日日記起,
你句句嘅說話,你種種真心意,彷彿不失當初意義……
杜麗莎《仍然記得嗰一次》1981 詞:黃霑

我對你嘅愛有信心,信你對我永遠冇變更,
係我嘅愛人,敬愛嘅女神……
譚詠麟《愛人女神》1982 詞:黎彼得

  以上共選錄了十首歌詞的片段,盡量是從不同的歌手的歌曲之中選出來的,而時間跨度則有五年,即從1978年至1982年。由此可以見到,香港樂壇到了1982年,「真粵語歌」仍有一點點兒的生存空間。

  但從這回「抽樣調查」可知,歌詞大凡用「真粵語」來寫,題材就似乎較宜於「鬼馬」的、「謔笑」的,且看來已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。故此,《救世者》以「真粵語」寫嚴肅的題材,實在是難能可貴。《分分鐘需要你》和《仍然記得嗰一次》以「真粵語」寫情歌,卻盡消「鬼馬」「謔笑」的感覺,但見情深款款,這些可謂「真粵語歌」的極品。

  然而嚴格來說,以上幾首「極品」,並不是整首用「真粵語」,說實在只是不避忌用粵語口語用詞罷了。其實,整首都用「真粵語」寫的歌詞是極難填寫的!所以黎彼得、許冠傑早年寫的那些「真粵語歌」,是使筆者由衷佩服!

  或者是物極必反,在《分分鐘需要你》和《仍然記得嗰一次》之後,以「真粵語」寫情歌似乎再難措手,而「鬼馬」、「謔笑」一類歌曲亦漸變得不合時宜,於是八十年代初期,正是「真粵語歌」淡出的時候,粵語流行曲的江山開始被「假粵語歌」雄霸。

  當然「假粵語歌」是有優點的,因為它乃是國語,能通行華人世界。而感覺上,以國語入詞,像是高檔些,也較能跟已在地位上提高不少的粵語流行曲匹配些。又或者,美確是需要有距離才能產生──「假粵語」跟粵語人是會有一種距離。

  後來,再經過十年八年的發展,更形成一種怪觀念:「真粵語歌」只配由許冠傑唱!之前的歌手唱,乃是低俗的不入流的;後來的歌手去唱,則是不會獲歌迷接受的,有些人甚至會質疑:為甚麼倒退回許冠傑的年代!於是,千禧年之後雖有詞人欲嘗試「新廣東歌運動」,換句話說是希望把「真粵語歌」帶回樂壇來,結果是不消提!

  讓「假粵語歌」雄霸粵語流行曲的江山,相信是香港粵語人共同造就的,不會因個別的人的非主流思考而有甚麼變動。要說因由,可以追溯到很遠,早於上世紀中葉,即五六十年代的時候,粵語在香港人心目中,地位已是排在英語和國語之後,這相信是政治、經濟、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下形成的觀念,故此在那個時候開始,以「真粵語」來寫作歌曲,就已經是絕少用於嚴肅的題材,也絕少用於情深款款的戀歌,大家都感到以「真粵語」寫作,頗是俚俗,難登大雅,也難投入其中的愛情世界。

  這種觀念與感覺,可謂一直盤據在香港人的心中,雖然七十年代粵語流行曲大大振興的頭幾年,樂壇中人像是逢上百花齊放的春天,這些觀念與感覺好像暫時被沖得淡淡的,所以湧現了不少「真粵語歌」作品的實驗與實踐。可是實際上,這些觀念與感覺只是暫時休眠了而已,八十年代初,它又撲出來壓制「真粵語歌」……

  說起來,筆者當年曾聽過出身粵曲界的葉紹德(填《啼笑因緣》的填詞人)說:「填粵語歌一係用文言,一係用粵語口語,就係唔應該用國語。」這才知老一輩的詞人竟是會有這種想法的,而此說是有一定道理的,因為不少粵語口頭用語,其實甚古雅,甚能與文言匹配。比方說「飲」與「食」都是四書五經時代的用語(一簞食,一瓢飲),杜甫也用「隔籬」(隔籬呼取盡餘杯),蘇東坡也用「幾時」(明月幾時有),姜白石也用「舊時」(舊時月色)……

  奈何,上述的那些觀念與感覺,最終讓國語──「假粵語」雄霸粵語流行曲的江山。「真粵語歌」不敵「假粵語歌」,幾十年來,都是這樣!

  為了讓讀者能多認識一點「真粵語歌」,又或是不避忌用「真粵語」的語彙的歌,以下且介紹一批:其中有些頗經典,有些又甚是冷門,但並不包括許氏兄弟唱的歌曲。

玩吓啦(溫拿樂隊主唱)
問我(陳麗斯主唱)
青春女探(黃愷欣主唱)
新區自嘆(大AL張武孝主唱)
的士生涯(大AL張武孝主唱)
鬼叫你窮(大AL張武孝主唱)
人生小配角(關正傑主唱)
小鳥高飛(甄妮主唱)
三歲仔(張國榮主唱)
初初學行(鄭寶雯主唱)
各師各法(林子祥主唱)
落難天使(林子祥主唱)
邊位算係性感(林子祥主唱)
考車牌(葉振棠、黃正光主唱)
每一個段落(羅樺主唱)
醉眼看世界(羅文主唱)
面對得失(周玉玲主唱)
甜甜廿四味(盧業瑂主唱)
好大個網(威利主唱)
小生怕怕(譚詠麟主唱)

  很快便數了二十首,相信暫時也足夠感興趣的網友去尋找和了解。從上述名單中見到,雖是盡量選些由不同歌手唱的,但似乎張武孝和林子祥唱「真粵語歌」的數量都比較多。其實,林子祥即使到了八十年代中期,仍偶然有唱有較多「真粵語」語彙的歌曲,比如《花哩花碌星期六》、《師傅教落》、《惡鬥惡》、《昨日街頭》等,很是難得。可以說,不避忌使用「真粵語」語彙的歌曲從未絕跡,比如九十年代的Beyond樂隊名曲《畀面派對》,最震盪耳膜的兩句:「你話唔畀面,佢話唔賞面,」,就是「真粵語」!但無疑,近這幾十年來,「真粵語」在粵語歌詞之中是位處邊緣。

  寫到這處,已近三千字,但筆者刻意不提許冠傑的「真粵語」歌,也刻意不提一首許冠傑之前,粵語歌地位低如地底泥時期的那些「真粵語」歌。因為一種有光環,好像不需多談;一種無光環,談起也怕被白眼!

  「真粵語」歌源遠流長,比如在抗戰時代,極廣泛地流傳一首調寄呂文成《漁歌晚唱》的《窮風流》:「自己精乖經濟又夠派,周身摩登內裏有古怪,有時冒充音樂界,去到嚤囉街,舊貨爭住買,牛頭褲短,完全用襴布改埋,恤衫又靠執,鞋就著舊鞋,總之樣樣充硬晒……」它充分反映了戰時物資匱乏的苦況。這首「真粵語」歌後來也有移用到粵曲之中。五十年代,大馬華僑馬仔填詞兼首唱的《賭仔自嘆》:「伶冧六,長衫六……」是「真粵語」歌又一早期傑作,後來成為鄭君綿的名曲。

  五十年代,何大傻、廖志偉、朱頂鶴、鄭君綿等都可說是香港唱「真粵語」歌的先鋒。何大傻的《口花花》,開始的幾句:「點解今朝又咁少餸,塗茶茶又凍,餓到我肚空空……」在八十年代也尚有廣告商看中,拿來用於廣告片內。何氏另一首《多多福》(調寄《旱天雷》):「邊個話我肥,我請佢食雞脾,哦乜你話我肥咩肥咩,我鍾意係肥,嗱肥人肥福份,真正係唔伯肥膩……」是深得肥人一族的歡心。廖志偉的《發開口夢》是極早提到打麻雀的「真粵語」名曲:「忙嗌碰食出雙番東,四番滿胡食出確係面寬容!嗰陣贏到夠就立即鬆,怕啲老友撞見共我托水龍……」

  五十年代後期,電影《兩傻遊地獄》的插曲《飛哥跌落坑渠》,是當年「真粵語」歌之中膾炙人口的名曲,大抵其憎厭阿飛文化的取態,深得一般小市民的共鳴!因為當時粵語歌地位低,《飛哥跌落坑渠》不但被視為粗俗,也被視為「粗製濫造」之代表。但其實《飛哥跌落坑渠》是由極講究錄音質素的娛樂唱片公司出版的,唱片版本的編曲,是由顧家輝(顧嘉煇當年所用的名字)負責的!一點都不「粗製濫造」,只因歌者無光環,就被這樣看罷了。

  那個年頭,不齒阿飛文化的「真粵語」歌頗有一些,比如鄭君綿有一首據《帝女花.香夭》改詞的《買麵包》:「落街冇錢買麵包,靠賒又怕被人鬧,肚飢似隻餓貓……我嘅頭毛電到似花棚,整得周身衰格扮到唔似男人貌……」在當時來說,這首「真粵語」歌深受低下階層喜愛。

  七十年代初,從南洋來香港求發展的鄭錦昌,他親自據粵樂《龍飛鳳舞》填詞的《唐山大兄》,以「真粵語」歌頌李小龍所演的電影角色,也是深受低下階層喜愛的。

  許冠傑的「真粵語」歌《鬼馬雙星》一雷天下響,同期,眾三四綫歌手紛紛大唱諸般「真粵語」歌,寫實有之,逗笑有之。寫實的比如有首《生活的旋律》(面世日期估計比《鬼馬雙星》早):「周圍起價不應該,柴米油鹽都上漲,鹹魚蝦蟆臘鴨頸,罐頭又貴食蝦醬。你想慳,食乾糧,買餅頂肚冇件平……」已經唱到物價飆升的問題。有首《十四座》:「真真折墮,揸架十四座,兜多個round,都未曾滿座……」是替小巴司機吐苦水。有首《小販生涯》:「難捱,難捱,荷包冇錢人難捱,停工半年點去捱,謀生咁難難求人,做小販好過借人債,街邊迫住去賣,點知衰在冇牌……」是為迫做無牌小販的失業工人吐苦水。可惜由於主唱的歌手都欠光環,這些「真粵語」歌只是很局部地流行,而且也因為採用「真粵語」來書寫,多被視為粗俗。

  惟有許冠傑的「真粵語」歌,人們接受情況完全不同,雖然最初是有不少批評聲音,可是很快就被忘掉。許冠傑的「真粵語」歌,亦可分寫實、逗笑兩類,寫實的如《鬼馬雙星》、《制水歌》、《天才與白痴》、《天才白痴錢錢錢》、《半斤八兩》、《鬼馬大家樂之醫生頌》、《鬼馬大家樂之點解要擺酒》、《賣身契》、《加價熱潮》、《尖沙咀Susie》,逗笑的如《打雀英雄傳》、《追求三部曲》、《麻雀耍樂》、《佛跳牆》、《十個女仔》、《錫晒你》……

  現在說起「真粵語」歌,人們已習慣先想起許冠傑,然後想到他的寫詞拍擋黎彼得。是的,黎彼得確是寫「真粵語」歌歌詞的高手,尤其他在基層中成長,熟悉低下階層,所寫的很能引起他們的共鳴。但其實當要寫起「真粵語」歌來,很多平日一本正經的詞人,都可以寫出本色之作!比如從前文可知,黃霑、鄭國江、盧國沾其實都寫過不少。前文提到的《惡鬥惡》是潘源良填詞的,《花哩花碌星期六》是林振強填詞的。其中,也有些產量較小的詞人,比如《的士生涯》是陳劍雲填詞的,《好大個網》是湯正川填詞的,《小生怕怕》是黃百鳴填詞的……至於五十年代,像上文提到的何大傻、廖志偉、朱頂鶴等,都常常是自己填詞自己唱的哩!其中《飛哥跌落坑渠》這首名曲,填詞者是胡文森,所寫過的逗笑「真粵語」歌,數量是頗多,比如《許肚痛》、《扮靚仔》、《天之嬌女》(這首歌在電影《一代宗師》的戲院版中曾出現過,是據著名英文流行曲《Buttons and Bows》填詞的)等等,但胡氏卻又是撰寫文雅粵曲曲詞的高手!小明星的名曲《夜半歌聲》就是出自胡氏的手筆的!

  其實無他,粵語詞人填寫「真粵語」歌,不過是我手寫我心,縱是填詞難,仍是容易得心應手的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